西虹网

您现在的位置: 西虹网 > 西虹文化 > 文化视觉 >

圆明园罹难一百五十载:回归文物聚首故园--文化

http://www.xihong021.cn/   2011-03-30 15:33       【字号:  

圆明园罹难一百五十载:回归文物聚首故园

2010年10月27日08:4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资料图:北京圆明园  中新社发 李胜利 摄
资料图:北京圆明园  中新社发 李胜利 摄
  作为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圆明园回归文物展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此次展出的57类、85件石刻文物都是单位和市民捐赠的。长期以来,回归的文物主要在西洋楼景区和展览馆零散摆放,像这样集中对游人开放还是第一次。为防晒防雨,工作人员已为这些石刻文物搭起了棚子。今后,圆明园还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对它们进行清洗保护和脱盐处理。据统计,圆明园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共有150多万件,尽管大部分精华流失在海外,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对圆明园文物的回归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大家的配合下,很多石刻文物最终得以回“家”。我们从中挑选出部分,介绍给一时不能到现场观看的读者。

  观水法石屏风及石鼎

  流散地: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回归时间:1977年10月

  捐赠单位:北京大学

  备注:已安放原位

  1977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支持下,圆明园管理处职工,将这7块重达3吨至5吨的石雕,用绞盘和撬杠,一块一块地拉出百余米长的羊肠曲径,吊运回园内安装归位。圆明园遗物首次由园外运回原址复位,成为该园百余年破坏史的重大转折。

  《西洋楼铜版图》绘制的长春园内各座欧式建筑、庭院的立面透视图像,共二十幅,其中第十六幅为观水法。观水法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成,是清朝皇帝观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

  观水法正中石台上设有皇帝的宝座,后面是由五件石雕并列而成的大型石屏风,分别雕刻西洋军旗、甲胄、刀剑、枪炮图案。石屏风东西两侧各立汉白玉方塔一座。园毁之初,此石屏仍屹立于原址。

  1924年(民国十三年),溥仪被赶出故宫之后,载涛(贝勒)曾管圆明园之事。在此前后,载涛将观水法的石屏等圆明园大批石雕、碑刻、太湖石运往他自己的赐园--朗润园。后来朗润园由燕京大学购去,这五块石屏、两块石鼎就一直弃置于该园中岛西北隅之湖滨,1977年才得以回归故园。

  尽管大水法石屏风及石鼎得以回归,但绘制大水法的《西洋楼铜版图》却没有这般幸运。

  1860年,圆明园惨遭劫难时,《西洋楼铜版图》被法军侵略者掠回国内,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内。至于《西洋楼铜版图》的铜版是否也被法国侵略者抢走,至今仍然是个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铜版图,是1983年法国友人赠送给我们的英、法文版重印本。

  "柳浪闻莺"坊楣

  规格:长270厘米,宽75.5厘米

  流散地: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回归时间:1977年10月

  捐赠单位:北京大学

  圆明园柳浪闻莺石牌楼汉白玉坊楣,雕花精细。据《圆明园匾额》及《清朝通志》等史料记载,坊楣正面为乾隆二十八年御题"柳浪闻莺"四字。楣之背面刻有乾隆癸未(二十八年)和月御笔"柳浪闻莺"诗。诗曰:

  十景西湖名早传,御园柳浪亦称旃。

  栗留叽啭无端听,讶似清波门那边。

  1924年前后,"柳浪闻莺"坊楣被清室贝勒载涛运去朗润园。1977年10月,从该园中岛西北角住户的水沟中挖出,运回圆明园遗址。据当地住户讲,朗润园中岛西北部的平房下边,埋有二百多块圆明园的石碑、石雕等遗物。应为昔日被载涛从圆明园运走之物。

【1】 【2】 【3】 【4】 【5】 

 

来源:   编辑: